中国空间站首组高清“全身照”诞生记:太空摄影有何不同?

s

中国空间站首组高清“全身照”诞生记:太空摄影有何不同?

 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(记者 马帅莎)11月28日,中国空间站首组高清“全身照”发布。这是中国首次在轨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,也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一组全构型工作照。   此前,科研团队曾利用安装在中国空间站外部的相机,从不同侧面拍摄过空间站的局部,也曾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上的相机,见过比较模糊的空间站全景。为了获取空间站的高清“全身照”,今年10月30日,神舟十六号乘组在返回地面前,手持高清相机,通过神舟飞船的舷窗拍下这组珍贵照片。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拍摄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全景图像。(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)   航天员如何在太空拍下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的合影?和地面相比,在太空拍照需要哪些特殊“技巧”?记者了解到,和地面一样,在太空拍照也讲究点位、角度与光线,但操作难度却大大增加。   从官方公布的照片可以看出,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是在中国空间站上方进行俯拍,从而更好地展示出空间站的全貌。然而,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对接于空间站径向对接口,这意味着它在下方与空间站分离后,需要从空间站上方掠过,才能到达预定拍照“点位”。这就利用了飞船的一个“绝活”——绕飞,即飞船环绕空间站飞行。在太空中,航天器实现空间站不同对接口之间的转移,就是借助这一“绝活”。   抵达最佳拍照“点位”后,还要寻找合适的角度。身处飞船中,航天员需要通过返回舱的舷窗才能拍到太空美景,但如果飞船以正常姿态飞行,航天员无法通过两侧的舷窗拍到下方的空间站全貌。   为了能让舷窗对着地球,飞船需要在绕飞过程中完成大幅度的滚动和转动动作,让舷窗变成一上一下,方便航天员通过下方舷窗拍摄空间站的“全身照”。   专家称,在整个绕飞过程中,为了精确控制飞船和空间站的相对运动轨迹,必须尽可能地让神舟十六号飞船的头部朝着空间站。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拍摄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全景图像。(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)   除了姿态和轨迹控制到位之外,绕飞拍摄时还需要同时满足测控、光照和安全距离等多个约束条件。   专家指出,绕飞的关键弧段要位于中继卫星测控区内,便于地面对飞船进行状态监视和控制。拍摄过程则要在光照区内进行,光照角度也需要精心设计。   据了解,这是中国空间站建成后,首次对全尺寸构型空间站进行绕飞。绕飞过程中,飞船距离空间站只有数百米,加上空间站尺寸较大,好比飞机在群山之巅的超低空飞行,具有一定难度。专家称,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,绕飞全程飞船不能进入空间站禁飞区,必须时刻遵循“安全第一”的原则。(完) 【编辑:钱姣姣】 ,NIGcvdvevr0

热点推荐 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研修营举行助力侨青来沪创新创业|香港立法会通过2023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|上冰上雪需求旺盛新雪季冰雪消费逐步释放“热效应”|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|澳中文化与经济促进会颁发“书写美丽汉字”奖学金|香江观澜:提升航运高端业务重振香港航运产业|纪念吴清源诞辰109周年第五届福州青少年围棋交流活动举行|美军“鱼鹰”运输机在日本鹿儿岛近海坠海已致1人死亡|招商银行:加强金融知识普及|谷歌同意为使用新闻内容向加拿大媒体每年支付一亿加元|首届国际白茶大会在“中国白茶之乡”福建福鼎举办|美国唐艺舞坊创办人谢露嬉:续写舞蹈日志定格中式浪漫|癌后恐怖怎么破?给患者心灵照一束光|人民财评:汇聚全球“链力量”,首届链博会链链精彩|链博会小词典丨什么是供应链?
返回顶部